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0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微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注释】
  ⑴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唐陆海《题龙门寺》诗:“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⑵稍:渐渐。共:与,跟。
  ⑶迥:远。一作“逼”。
  ⑷虚:空旷的意思。
  【翻译】
  开始的时候,微雨像林中浮动的雾气一样,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渐渐地,分了一点夜晚的凉意,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夜深了,它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即使离窗远远的,也能感觉到它的冰凉;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间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後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下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相关阅读
1 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 【查看全文】

2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 【查看全文】

3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出自宋朝诗人吴淑姬的作品《长相思令烟霏霏》,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 【查看全文】

4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 【查看全文】

5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房兵曹胡马》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 【查看全文】

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十五夜望月》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