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1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正月崇让宅》,其古诗全文如下: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注释】
  崇让宅:指王茂元住宅。
  掩绿苔:指庭中小径久无人行,长满苔藓。
  月含晕:《广韵》:“月晕则多风。”王褒《关山月》:“风多晕更生。”
  帘旌:即帘箔,布门帘,像旌旗,故称。
  【翻译】
  重门紧锁,庭院深深,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游廊幽曲,小阁萦回我独自寂寞地徘徊。看月色含晕迷蒙,可预知明晨定要起风,夜露是这般清寒,春花何时才能盛开。蝙蝠来回飞串拂着帘旌,通宵辗转难以入睡,老鼠也翻动窗网,让人一阵阵吃惊疑猜。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共语,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起夜来》。
  【赏析】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到泾州(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怜其才,把女儿嫁给了他。夫妻伉俪情深,但大中五年(851),王氏病故。诗人黯然神伤,哀思绵延。作者李商隐在大中十一年(857)正月又回到了洛阳崇让宅,想起来亡妻,便作此诗以悼念。
  首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崇让宅有过繁华的、令诗人感到无限温馨的过去。这里有亭台池榭、桃竹荷花的美丽景色,更有水亭月幌、夫妇联袂吟诗的亲切记忆。而今重来旧地,但见重门紧锁,青苔掩地,如同废宅,往日热闹的回廊楼阁,由于空寂无人,显得特别深远。诗人不但用密、掩、深、迥等字重叠渲染,着意表现荒寂凄凉之感,而且在联末缀以“此徘徊”三字,传达一种寻寻觅觅、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情绪。往日的繁华温馨与今日的凄凉冷落的强烈对照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喟,也统于无语徘徊中包蕴。
  颔联写室外景象。月亮朦胧含晕,预示明天又是风天;庭花怯于夜露,犹自瑟缩未开。“花未开”,切题内“正月”。花与月这两种通常以恬美明丽之感的景物,如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黯淡、凄寒惨淡的色调,表现出诗人“风露花月,不堪愁对”的心态。“先知”、“尚自”二语,尤见作意,暗透出畏惧风寒而风寒频仍、盼望温煦而温煦迟迟的凄寒心理。这种心理与其悲剧性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的遭遇有潜在的联系。


相关阅读
1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出自唐朝诗人李之仪的古诗作品《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 【查看全文】

2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 【查看全文】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望》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 【查看全文】

4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出自宋朝诗人俞桂的作品《过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翻译】 初春时节, 【查看全文】

5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出自唐朝诗人舒亶的古诗作品《虞美人寄公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 【查看全文】

6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庐江主人妇》,其古诗全文如下: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注释】 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