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1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正月崇让宅》,其古诗全文如下: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注释】
  窗网:即纱。朱注引程大昌曰:“网户刻为连文,递相属,其形如网。后世有遂直织丝网张之檐窗以网鸟雀者。”
  背灯:用后背对着灯光。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起夜来:古曲名。柳浑《起夜来》句:“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唐施肩吾《起夜来》:“香销连理带,尘贾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
  【翻译】
  重门紧锁,庭院深深,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游廊幽曲,小阁萦回我独自寂寞地徘徊。看月色含晕迷蒙,可预知明晨定要起风,夜露是这般清寒,春花何时才能盛开。蝙蝠来回飞串拂着帘旌,通宵辗转难以入睡,老鼠也翻动窗网,让人一阵阵吃惊疑猜。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共语,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起夜来》。
  【赏析】
  颈联由室外而室内,选择两种最能显示宅室空寂荒凉的事物——蝙蝠与老鼠,写它们的动态,以及诗人的反应。蝙蝠飞旋,掠动门帘上端的横沿(帘旌);老鼠窜走,翻动窗檐下的丝网。这一片空寂荒凉中不见阳光的蝙、鼠的动态,反过来更衬出了宅室的荒寂。诗人栖宿如此空寂的室内,既思虑万千,又心存怵惕,在沉思默想中听到蝙、鼠的声响,不觉惊疑怔惧,更加辗转难寐。“小”字形容心中微微一怔,措词极有分寸。一“惊”、一“猜”,连下两个动词,体物精细入微。这两句以动写静,因为如果在风雨喧嚣的不宁静的夜里,是不会觉察出“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的。而夜愈是寂静,愈是感到寂寞孤独,愈是加深加重对亡妻的忆念,因而才“展转”、“惊猜”,终夜不能成眠。
  尾联由“惊猜”进入恍惚的状态。在黯淡朦胧的环境中,诗人的精神状态更加恍惚迷幻。衾枕之间,竟似还残存着妻子的一缕余香,宛然伊人犹在,遂情不自禁地与“余香”共语,并在不知不觉中轻声唱起《起夜来》的歌声。《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此诗不说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这样从对方来说,其言更加沉痛,更见出作者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
  这首诗的前三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和诗人极清寂的心情,在悼亡妻子的同时,又隐约透露崇让宅兴衰荒败的时世交故之痛。尾联将极端痛苦的感情化为绮罗香泽的欢喜,写出了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以痴情写悲痛,更觉凄惨。情节上层层推进,环环相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诗从白天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中,通过种种环境的层层描写,衬托出诗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整首诗歌神韵凄婉,迷离冷清,情景交织,富有意境。


相关阅读
1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翻译】 【查看全文】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自宋代代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 【查看全文】

3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出自于诗经作品《维天之命》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 【查看全文】

4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瑞鹤仙赋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 【查看全文】

5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从军行从军玉门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 【查看全文】

6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归。 罗衣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