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翻译】
曾诗酒风流的梁园笼罩着暮色,天空中稀疏地飞着几只乌鸦。竭尽目力望去,萧条冷落之中,远远近近只横陈着两三户人家。满园的奇木异树,不知已人去楼空。春天到来之后,还像往年春天一样开花。
【鉴赏】
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就是这样一个繁盛所在,如今所见,则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两句描画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当年“声音相闻”、“往来霞水”(枚乘《梁王兔园赋》)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不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从一句写到二句,极自然,却极工巧: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常常由听觉引起。一片聒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萧条景象。
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诗人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然而又并非另起炉灶,“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天空有鸟,地上有树)。篇末以“旧时花”遥应篇首“梁园”,使全诗始终往复回还于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情之中。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赞许这首诗说:“后人袭用者多,然嘉州实为绝调。”历来运用反衬手法表现吊古主题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诗老到圆熟的,却不多见。
相关阅读
1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清平乐采芳人杳》,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查看全文】
2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开圣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 【查看全文】
3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王昭君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 【查看全文】
4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查看全文】
5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出自唐朝诗人于鹄的古诗作品《巴女谣》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注释 【查看全文】
6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出自南北朝诗人阮瑀的作品《驾出北郭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