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1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开圣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注释】
  ⑴开圣寺:指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之开圣寺,建于南朝。
  ⑵蹊石:溪流中的石头。蹊:同“溪”,山谷。烟丛:丛丛烟树。
  ⑶萧萧:象声词。这里形容草木摇落声。
  ⑷出寺:指寺外。
  ⑸向陵:对着陵墓的地方。陵:南朝诸帝陵墓。
  【翻译】
  飘拂的烟霭下,一条曲折的小道顺着山谷蜿蜒而上,两旁乱石磷石旬,丛林苍苍,山风吹来,落木萧萧。到寺庙后,长途跋涉后的马儿,得以纵辔歇息,在悠闲地踢着蹄,打着响鼻,不时地仰头长嘶;夕阳染红了远远近近的山岭,觅巢归宿的乌鸦在层林之间飞来飞去,噪声乱成一片。寺内枯草遍地,乱竹丛生,泉水自落其间,无人汲用,虽时近黄昏,山厨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鱼声绝,殿外不远处,墓塔林立,原来僧人已葬在那里。虽然再也不见旧时寺宇的风貌,但是记载当年建寺的南朝旧碑依然存在,读读旧碑上镌刻的文字,再对照眼前的情景,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从诗的内容看,开圣寺约建于南朝时,其故址有人认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
  飘拂的烟霭下,一条曲折的小道顺着山谷蜿蜒而上,两旁乱石磷石旬,丛林苍苍,山风吹来,落木萧萧。这是通往开圣寺的途中景象。诗人并没有设色描绘,而只是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进一个旅况萧瑟的境界。山道、乱石、古树、烟霭,旅途的荒凉、寂寞可想而知。但是诗人的感受程度似乎还不仅如此,“萧萧”一词状山中秋风萧瑟、草木摇曳的窸窣之声,更增添了旅途的凄凉况味。
  到了开圣寺,按常理,诗人该从旅途的寂寞中轻松下来,对这一建于三、四百年前的寺宇进行一番观瞻了。然而,颔联却避却寺宇,将目光移向寺外的天地。凭高望远,长天寥廓,万木萧疏,天地之间一派深秋的景致;长途跋涉后的马儿,得以纵辔歇息,在悠闲地踢着蹄,打着响鼻,不时地仰头长嘶;夕阳染红了远远近近的山岭,觅巢归宿的乌鸦在层林之间飞来飞去,噪声乱成一片。


相关阅读
1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鹧鸪天佳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 【查看全文】

2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岳阳楼》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 【查看全文】

3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宝鼎现红妆春骑》,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 【查看全文】

4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人南渡兰芷满汀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 【查看全文】

5 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一雁不飞 【查看全文】

6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