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5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释】
  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
  危峰:高耸的山峰
  【翻译】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相关阅读
1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出自宋朝诗人毛滂的作品《摊声浣溪沙日照门前千万峰》,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 【查看全文】

2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天台僧》,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余 【查看全文】

3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出自唐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 【查看全文】

4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出自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咏山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 【查看全文】

5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少年游离多最是》,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 【查看全文】

6 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圣善阁送裴迪入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 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 坠叶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