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少年游·离多最是》,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注释】
①解:懂得,知道。
②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③可怜:可惜。
④佳会:美好的聚会。
⑤难重:难以再来。
【翻译】
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即使情感浅薄,好象是飘飘不定,白云行空,但仍可相逢在梦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而无定性,佳期密约,难以使人信从。认真回想,从前的种种。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
【赏析】
离别和碰上薄情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痛苦。离别毕竟不是死别·,总有相会的时候,“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便是有感而发了。”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水往低处流,尽管千回百转,东西异向,而最终会汇流一处。以流水喻人之离情,这里取其终极于殊途同归的美好结局。尽管流水无情,可能暂时带去缕缕相思苦,耗费生命和时间,但词人以“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之“痴”,甘愿以痛苦的等待换取甜蜜的重温旧梦。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明知对方浅情薄意,言语无定似行云、一去杳无信息,也不加恨。因为,“犹刭梦魂中”暗用楚王与神女的典故,仍可在梦中相会。
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其一,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东西流水”与“行云无定”,于前句为宾语,于后句则为主语。即后句省略了主语。用散文眼光看来是难通的,即使在诗中这样的省略也不多见,而词中却常常有之。这种省略法不但使行文精炼,同时形成一种有别于诗文的词味。其二,行云流水通常只作一种比喻,此处分用,“终解”与“犹到”在语气上有强弱之别,仿佛行云不及流水。故两层比喻似平列而实有层递关系,颇具新意。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可怜”乃哀人生遭际,好景不长,既不如流水之“解相逢”,亦不如行云之“入梦来”,别易会难。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解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二味无情。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岂不甚于云水。翻无情为有情,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细想”二字,是抒情主人公直接露面;“从来”指一生漫长岁月中;“断肠多处”,不知经历过多次的生离死别;“这番”,指宁熙七年遭遇变故,身陷囹圄。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呢!而经过三重的加倍渲染,这样明快直截的内心独自中,自觉有充实深厚的内蕴。
相关阅读
1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试借君王玉马鞭》,其古诗全文如下: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查看全文】
2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出自宋朝诗人孙惟信的作品《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 【查看全文】
3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 【查看全文】
4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官锦。夕 【查看全文】
5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宿左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 【查看全文】
6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