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9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
  ③罗衣著破:著,穿。
  ④闲泪:闲愁之泪。
  【翻译】
  回廊上的栏杆曲曲弯弯,外面的天色像水一样清澈湛蓝。昨天晚上,我也曾在这里凭倚栏杆。人们都把明月比作佳期,认为月满时人也会团圆。因此我每天都在这里倚眺望,盼望心上人早日回到身边。
  绫罗的衣服虽已穿坏,但以前的余情尚在,令我缅怀留恋。可是不知旅行在外的游子,是谁让他把初衷改变。一春以来,因为离愁别恨而满怀愁怨,也懒得抚筝调弦。还有那两行因闲愁而伤心的眼泪,滴落在那宝筝的面前。
  【赏析】
  过片两句,从等待无望而终于悟知痴想成虚。“罗衣著破”,是时长日久;“前香在”,则以罗衣前香之犹存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表达对旧情的缱绻眷恋。“旧意谁教改?”问语怨意颇深。人情易变,不如前香之尚在;易散之香比人情还要持久,词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结拍二句,点出全词的“离恨”主旨,以“一春”写离恨的时间久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形容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之感抒写到极致。春日本为芳思缠绵之时,然而日日为离恨所苦,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又百无聊赖,于是不得不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现得维妙维肖。陈延焯谓“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确然不错。此词运笔有迥环往复之妙,读之使人心魂摇荡,低徊不已。
  全词刻画人物心理细腻生动,词意哀婉,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相关阅读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黄鹤楼》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 【查看全文】

2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 【查看全文】

3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音。又听西风,金井树、动秋吟。向暮江目断,鸿飞渺渺,天色沈沈。沾襟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 【查看全文】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观书有感其二》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 【查看全文】

5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送应氏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 【查看全文】

6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江楼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