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4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出自南北朝诗人吴均的作品《赠王桂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注释】
  ①这两句是说松树虽是大材,但当它初生数寸之时,也会被草埋没而不被看重。 
  ②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这两句是说,当一个人高远的志向尚未表露的时候,谁能晓得他有坚贞的品质呢? 
  ③弱干、纤茎: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④何当:何日。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赏析】
  王桂阳可能就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又有《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中说王桂阳“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可见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等语,说明吴均颇有依附于他的打算。从这种关系推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的自荐之作。
  自荐的诗很难写,自誉过高,未免有夸言干乞之嫌,因而吴均这里避开了正面的自我标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树虽可长成参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时不过数寸而已,甚至会被杂草埋没,人们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笼聚云气的壮志,怎么会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呢!前四句显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的沉沦下僚、未见器重,而借形容松树的性格,表明自己高远的志向、坚贞的品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二句,更说小松枝干嫩弱,易被摧残,喻自己身处下位,易遭人欺凌与忽视,委婉地表达了向王桂阳求助的意图。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他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则可笼云覆月,庇护众生,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一朝出人头地,就可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至于到那时不会忘记王桂阳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消说的,“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
  这首诗通篇用比体,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数寸”、“草所没”、“弱干”、“纤茎”诸语,极说幼松之弱小易欺;“笼云”、“负霜”、“千尺”、“覆明月”诸语,则极言松的前程远大。两者对照鲜明,使读之者既痛惜于诗人的怀才不遇,又凛然不敢对诗人少存轻忽。虽是自荐之诗,气格却绝不卑下,这是诗品,也是吴均的人品。
  吴均的诗已开唐律之先河,元陈绎曾的《诗谱》就在“律体”中列有吴均之名,并以为他与沈约诸人是“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说明他在近体诗形成中的作用了。如这一首诗,其音调虽未完全合律,然已颇有律诗的章法,中两联为对句,也合乎律诗的规律,这正是由古诗向律体过渡的形态。


相关阅读
1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 【查看全文】

2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注 【查看全文】

3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出自宋朝诗人吴惟信的作品《苏堤清明即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释 【查看全文】

4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悲陈陶》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 【查看全文】

5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出自明代诗人文嘉的古诗作品《明日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查看全文】

6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七言绝句赠李白》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