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6

  “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⑽素商时序:秋天接着次序即将代替夏天到来。素商:秋天。时序:春夏秋冬的代换次序。
  ⑾前欢:从前与故人欢聚的情景。
  ⑿尽日:整天。
  ⒀赢得:换得。消魂:情思惆怅。
  ⒁极目:尽力远望。霏微:朦胧的样子。
  ⒂暝:天黑。
  ⒃萧索:萧疏冷落。
  ⒄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翻译】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
  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赏析】
  上阕的结句已开始从写景向抒情过渡,下阕便紧接而写“想前欢”的心情。柳永不像其他词里将“想前欢”写得具体形象,而是仅写出眼前思念时的痛苦情绪。“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很具情感表达的深度。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更添加新愁;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以致使人无法排遣。“易”和“难”既是对比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这对比与因果就是所谓“成追感”的内容。“尽日凝伫”、“消魂无语”形象地表现了无法排遣离愁的精神状态,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并把这种情绪发挥到极致。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的萧索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特别是结尾“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味极为深长,把一已羁旅苦愁拓展为人世兴衰的浩叹。
  这首词虚实相生,情与景的处理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上片首九句写景,属实写;后三句写情属虚写。虚实相生,善于抓住时序变化,描绘了特定环境中的景色,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如“一叶”、“残蝉”等;以及叠韵词,如“荒凉”、“旷望”等;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句中平仄四声的交错运用,从而造成音律谐婉、铿锵动人的妙境。全词意脉相承,严谨含蓄;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气韵浑厚;语言清丽,音律谐婉,悲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长调慢词。


相关阅读
1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山如雪:白得如 【查看全文】

2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3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终身误》,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 【查看全文】

4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清 明》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查看全文】

5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自于诗经作品《出其东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查看全文】

6 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倚,又被风吹正。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取次杯盘催酩酊。醉帽频倚,又被风吹正。踏月归来人已静,恍疑身在蓬莱顶出自宋朝诗人李之仪的作品《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淡云闲晴昼永。庭户深沉,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