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8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注释】
  ①京口:唐时润州治所在京口,即今镇江市。
  ②京洛:洛阳。
  ③吴门:苏州的别称。
  ④烟月:烟花三月,泛指春景。
  ⑤并:依,傍。
  【翻译】
  那年烟花三月,我们一起游吴门,那年深秋时节,火红的枫叶,雪白的芦花又将客舟照映。北去的云,合又分,分又合,分和有定,东流的水,涨又落,落又涨,起伏无心。且聊饮一杯,细细品味,壶空时青山已薄暮色,更修书一封,慢慢等待,书回时碧树也不再青。你我相思,各在何处,为何总不得相见,相见时是在京都洛阳,还是在京口江滨。
  【赏析】
  首联叙事。核心是“昔同游”三字,“吴门烟月”点明“同游”之处:苏州的风景区。“枫叶芦花并客舟”则描绘“同游”的具体景象。“客舟”出行乃“同游”之事,“枫叶芦花”是“同游”之景。诗人通过“并”字,把“事”与“景”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的的画面:月明星稀,清风徐来,远处烟云轻绕,近处水明山净,一叶小舟划开满江月影,逐碧波而漂流。岸旁,枫叶流丹,水边,芦花翻白。以舟、水之动态与枫叶、芦花之静态结合、映衬;并以月夜作为背景,把“吴门烟月”描绘得色彩艳丽,形象鲜明。舟中诗人及其亲友,自然也一同陶醉在月光碧水、枫叶芦花的大好秋色之中。然而这种乐趣已是昔日之往事。
  京口、京洛天阔地遥,远隔千里,向往之情只能寄寓于回忆之中。于是便引起诗人一叹:“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上句就仰视所见设喻,说白云飘然北去,正如人生不定,离台有期;下句从俯视所见设喻,说青水悠悠东流,恰似世事浮沉,难以自料。诗人把俯仰所见之自然景象,信手拈来,化为形象,以“北去”、“东流”暗切亲友和自己的所在,并以慨叹语气出之。抽象的意念与具体形象和谐统一,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分离而兴起的人生感慨,情也随之深沉起来。


相关阅读
1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 【查看全文】

2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查看全文】

3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查看全文】

4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查看全文】

5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与歌者何戡》,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6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贺兰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