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0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注释】
  ①谿:同“溪”。重钓:深水中钓鱼。
  ②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③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翻译】
  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秋天的山从隐约映入眼帘,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赏析】
  张志和是中唐诗人,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诗篇在两岸漫天飞舞的芦花中缓缓拉开帷幕,渲染出一派宁静优美安详的环境氛围。“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诗人取景不惑,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溪摆钓图,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轻灵的气息。作者采用由远至近的审美视角,秋山、野艇的仰视之间流淌着“脆滴滴”“云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彻着一种虚静的宇宙意识。


相关阅读
1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查看全文】

2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西北有织妇》,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 【查看全文】

3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梅花数萼初含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 【查看全文】

4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谒金门秋池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 【查看全文】

5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碧水惊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 【查看全文】

6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