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0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释】
  ⑼惊风:疾风。
  ⑽驰道:可驾车的大道。
  ⑾宫馆:宫阙。
  ⑿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⒀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⒁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⒂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夙:素来。
  ⒃挂冠:辞官归隐。
  ⒄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翻译】
  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赏析】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这首诗主要写佛塔的孤高以及登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全诗状写佛塔的崔嵬和景色的壮丽十分成功。


相关阅读
1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 【查看全文】

2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疏影苔枝缀玉》,其古诗全文如下: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 【查看全文】

3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 【查看全文】

4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出自唐朝诗人徐照的作品《长干曲四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释】 ①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浔 【查看全文】

5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出自唐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 【查看全文】

6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