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9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注释】
  ⑴赵少府:即赵炎。河北人,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中任当涂县尉,后任六合县尉。“少府”,《嘉靖六合县志》作“明府”。
  ⑵扬都市: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六朝都城的并称。这里指的是“建康”(今南京)。如东晋庾阐有《扬都赋》,就是描述南京的形势、物产、宫室等;《北齐书·文苑·颜之推》中有:“在扬�贾岛罹吧奔蛭亩畚�……”,梁简文帝正是在建康城被侯景废掉并杀害的。
  ⑶舠(dāo):刀形小船。
  ⑷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典出汉枚乘《七发》,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翻译】
  我来六朝都城游玩,却送你这个客人回船去。以前有人去探访楚太子,约好与诸侯一同观看广陵的洪涛,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仙尉你是赵家的宝玉,有出息,英风凌驾于平原君等四豪之上。你乘舟到了长芦,尽目之处,烟云辽阔。你可以摇扇上酒楼,与朋友一起用蟹螯下酒。途中想起我,不妨登山高吟我的歌谣。
  【鉴赏】
  长芦,即江苏南京六合区长芦镇(现长芦街道)。《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一诗是现存最早题咏长芦的诗文。
  此诗是作者在长芦送别当涂县尉赵炎时所作。据马鞍山市当涂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李白与当涂》一书认为,他们送别的时间在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夏秋之交,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朝开始由盛极而走向衰败,社会矛盾不断出现。慷慨自负的李白虽然年届垂暮,但壮心不已,仍想振国颓、安民生。这在此诗中也有暗示。
  从诗的题目和诗的首联可以看出,李白是从南京市内一直将赵炎送到长芦渡口的。长芦当时属扬州广陵郡六合县(见《唐书·地理志》),但从地理上看两地相距还是很远的,可见李白殷殷之意、依依之情。同时也说明长芦渡口在当时是沟通长江南北和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的渡口。
  从第二联开始,李白连用三个典故,隐讳地表达了他欲起沉疴、救危世的想法,以及对赵炎的赞赏。第二联中“楚太子”、“广陵涛”,典出自汉代文学家枚乘著名散文《七发》,文中说楚太子生病,有一个吴地的宾客去问候他,吴客认为太子的病是吃得太好,穿得太暖,住得太舒服,声色娱乐过度所致,长期下去会危及生命。于是向楚太子叙说了七件事,以引起他的重视,其中第六件事就是描写观看广陵涛。广陵涛其实就是在广陵郡所辖的一段长江上的汹涌波涛,包括长芦古镇所面临的部分江段,太子听了吴客的描述被吓出一身冷汗,病就全部好了。李白用这个典故来说明现在的唐朝政治就像楚太子一样,身缠重病,需要像吴客这样的人来指出它的病根,唤起统治者的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挽救。李白曾被谗逼迫离开长安,流放夜郎,他生活上能够接触民众,政治上遭受失败挫折,精神上倍受痛苦打击,使他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问题所在,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现实,让他非常无奈。楚太子因吴客的叙说幸亏而愈,而眼前的状况却没有谁能改变。李白在平静的引用中,寄寓了深刻的思考和希望。


相关阅读
1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为六绝句之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注释】 【查看全文】

2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东归晚次潼关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 【查看全文】

3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绕佛阁夜空似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 【查看全文】

4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 【查看全文】

5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查看全文】

6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官街鼓晓声隆隆催转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