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重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释】
⑸蛟龙:比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长”。
⑹鹰隼:比喻猛将名臣。与:通“举”。
⑺幽显:指阴间的鬼神和阳间的人。
⑻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时候,系不定之词。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住处。雪涕:指落泪。
【翻译】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赏析】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早晚星关雪涕收?”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为政治抒情诗的题目,创自杜甫。李商隐这首诗,不但承继了杜甫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以律体反映时事、抒写政治感慨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风格的沉郁顿挫、用事的严密精切乃至虚字的锤炼照应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诗的风格,酷似杜甫的《诸将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这两句诗的启发。但比起他后期学杜的律诗(如《筹笔驿》《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这类作品就不免显得精严厚重有余而纵横变化不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古诗作品《好事近凝碧旧池头》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 【查看全文】
2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 【查看全文】
3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出自宋朝诗人洪迈的作品《踏莎行院落深沉》,其古诗全文如下: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 【查看全文】
4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 【查看全文】
5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观社作社朝祠有足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虎面 【查看全文】
6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