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
沧洲:滨海的地方,也用以指隐士居处。
顾:回看。
无如:无奈。
龙钟:指老态迟钝貌。
老:一作“弃”。
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翻译】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赏析】
颈联的感喟即由此种氛围中生发。“寄身且喜沧洲近”,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起,但下句“顾影无如白发多”又跌落到感伤中。这一联的脉理很细腻,寄身沧洲,自然是从上联将往淮南引起的悬想,而“沧洲近”,就离自己北国的家乡更远了,其意又隐隐上应领联上句的“胡雁过”。“沧洲近”又有悬想此后得遂闲适初志之意,但忽见明镜里,白发已多多,“白发”又隐隐与颔联下句萧瑟的“楚山多”在意象上相呼应。生涯如同一年将尽的深秋,遥远的故乡更回归无日,因此这“喜”只能是“且”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狄遣慎风波。”以感愧友人情谊作结,并隐隐透出前路上尚有风波之险。在关合诗题“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同时,以“慎风波”暗暗反挑首联的“生涯”、“世事”之叹。分别之际,诗人感愧万端地说:如今我和你们都已老态龙钟,多亏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在此之前,刘长卿因“刚而犯上”被贬到遥远的南巴,此次奉诏内移,薛柳二人担心他再次得罪皇帝,故有“慎风波”之劝。对此,诗人深深地为之感愧。“风波”一词,语意双关,既指江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这样一结,既写出了薛柳二人对诗人的殷殷叮嘱之情,又传出了诗人感愧友人的神态。
综观全诗,或委婉托讽,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向友人倾诉了因犯土而遭贬滴的痛苦情怀。语言看似质实,却不乏风流文采。前人评对长卿七言律诗云:“工绝秀绝。”当不为溢美之词。
相关阅读
1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风雨鸡鸣喈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 【查看全文】
2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帝宠贤王入楚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查看全文】
3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送蜀客蜀客南行祭碧鸡》,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注 【查看全文】
4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 【查看全文】
5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查看全文】
6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出自唐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牡丹》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