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池州废林泉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注释】
①池州,今安徽贵池县。杜牧曾于此任过州刺史。林泉寺,在贵池县内西街。唐废后,宋太平兴国初改建。
②颓垣:倒塌的墙。
【翻译】
寺院废弃碧溪旁,寺墙倒塌群山中。眼看暮鸟栖旧树,心随晚钟过山峰。沿着石路寻僧去,只恐此生难相逢。
【赏析】
晚唐会昌年间,唐武宗大力打击佛教势力。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下令拆毁天下山房兰若并令被拆寺僧尼还俗。据公元845年(会昌五年)武宗诏载,天下共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佰人。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经过这次打击,佛教许多宗派一蹶不振,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佛教禅宗,在晚唐却更加兴盛起来。禅的重精神领悟而不拘修道形式是经过中国文化改造而适合中国文化的宗教主旨。杜牧亲身经历了“会昌法难”,该诗让世人读到在寺院毁弃后,禅的精神的存在。寺院废弃了,但它旁边的溪水仍清澈地流淌;寺墙坍塌了,但它四周的山峰依然耸立。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似乎象征了禅的精神。暮鸟依然归来,游人在怀念山寺里传出的钟声。这代表了一种人们在情感上的皈依,佛的力量、禅的根性已种入了人们的心中。僧人已经不见踪影,可能已被迫还俗,可能已混迹世间,可能已云游他方。然而,只要佛心在、佛性在,一念悟,众人即佛,又何必一定要有出家僧呢。会昌之后,禅宗分宗立派更加兴盛,就是因为它的不拘形式的禅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关阅读
1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 【查看全文】
2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其古诗全文如下: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查看全文】
3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出自唐朝代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南陵道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查看全文】
4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长相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 【查看全文】
5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 【查看全文】
6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