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1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注释】
  ⑴醉垂鞭:词牌名。张先创调。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两仄韵
  ⑵“双蝶”句: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
  ⑶“朱粉”句:不在脸上涂抹脂粉
  【翻译】
  池东的酒宴上初次见到你,穿的是绣有双蝶的罗裙。娇美的脸上只涂着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着芳春。
  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赏析】
  此为酒筵中赠妓之作,首句写她所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东池”两句,记相见之地(东池)、相见之因(宴),并且点明她“侑酒”的身分。“朱粉”两句,接着写其人之面貌,而着重写其淡妆。“闲花淡淡春”以一个确切的、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风度,勾画了出来。上层社会的行乐场所,多数女子都作浓妆,一个淡妆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闲花”虽只“淡淡春”,却大有一枝独秀的风致。张先显然受了唐代张祜的启发,但“闲花淡淡春”一句,仍然很有创造性。唐人称美女为春色,如元稹称越州妓刘采春为“鉴湖春色”。此处“春”字,也是双关。
  过片三句,用倒装句法。人人都说她身材好,但据词人看来,则不但身材,实许多地方都好,而这“诸处好”,又是“细看”后所下的评语,与上“初相见”相应。柳与美女之腰,同其婀娜多姿,连类相比,词中多有。结两句写其人的衣。古人较为贵重的衣料如绫罗之类上面的花纹,或出于织,或出于绣,或出于画。出于织者,如白居易《缭绫》:“织为云外秋雁行。”出于绣者,如温庭筠《南歌子》:“胸前绣凤凰。”出于画者,如温庭筠《菩萨蛮》:“画罗金翡翠。”此词写“衣上云”,而连及“乱山昏”,可见不是部分图案,而是满幅云烟,以画罗的可能性较大。词人由她衣上的云,联想到山上的云,而未写云,先写山,不但写山,而且写乱山,不但写乱山,而且写带些昏暗的乱山,这就使人感到一朵朵的白云,从昏暗的乱山中徐徐而出,布满空间。经过这种渲染,就仿佛衣上的云变成了真正的云,而这位身着云衣的美女的出现,就像一位神女从云端飘然下降了。
  这两句的作用,决不限于写她穿衣服的别致,更主要的是制造了一种气氛,衬托出并没有正面大加描写的女主人的神韵。写到这里,词戛然而止,更无多话,收得极其有力。
  此词意境之妙于亦真亦幻。如“昨日”两句,很明显是脱胎于宋玉《高唐赋》,而从其人所着云衣生发,就使人看了产生真中有幻之感,觉得她更加飘然若仙了。筵前赠妓,题材本属无聊。但词人笔下这幅美人素描还是相当动人的。妙处如“闲花”一句的以一胜多,“昨日”两句的真幻莫辩等。


相关阅读
1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注释 【查看全文】

2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 【查看全文】

3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哢,惹起新愁无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哢,惹起新愁无限出自宋朝诗人吕谓老的作品《薄幸青楼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哢, 【查看全文】

4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出自唐朝诗人崔国辅的古诗词作品《采莲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注释】 1、无 【解说】 采 【查看全文】

5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移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查看全文】

6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出自唐朝诗人鱼玄机的作品《打毬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