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4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踏莎行·雪似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翻译】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赏析】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胡仔说:“吕居仁诗清駃可爱。如‘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十日闲’,‘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三)而吕本中的艺术风格在词中则体现得尤为明显。像《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词人这种艺术风格。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唐代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宋代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而宋代王安石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其不似,《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 :“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 。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会撩拨起人的心事的原因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相关阅读
1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出自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古诗作品《吴宫怀古》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释 【查看全文】

2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踏歌词四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注释】 【查看全文】

3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 【查看全文】

4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利州南渡》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查看全文】

5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古诗作品《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 【查看全文】

6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古诗作品《宫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翻译】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