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过陈琳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
⑸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春草:一作“秋草”。
⑹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
⑺“欲将”句:意谓弃文从武,持剑从军。
【翻译】
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他的坟墓。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我是空有盖世超群之才而不逢识才用人之主,只有白白地羡慕能受到曹操重用的陈琳了。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没在萋萋荒草之中,而重用陈琳的曹操,其生前所建的铜雀台大概也只能对着暮云愈显其荒凉了。生不逢时啊,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想到这些,让人不禁临风惆怅,倍加哀伤。
【赏析】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腹联分承三、四句,从“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遥想。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芜没荒废。由于缅怀陈琳,便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文采斐然,寄托遥深,不下李商隐咏史佳作。就咏怀古迹一体看,不妨视为杜甫此类作品的嫡传。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卢处士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 【查看全文】
2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岘山怀古秣马临荒甸》,其古诗全文如下: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 【查看全文】
3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晚泊岳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 【查看全文】
4 乐毅列传翻译赏析_乐毅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乐毅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 乐羊在魏文侯手下当将领,他带兵攻取了中山国,魏文侯将灵寿封给了乐羊。 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 【查看全文】
5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悼亡从来有修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 【查看全文】
6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落花飞,燎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落花飞,燎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落花落》,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