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4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出自唐朝诗人周德清的作品《塞鸿秋·浔阳即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释】
  (1)宫调为正宫。
  (2)塞鸿秋:曲牌名。塞鸿,塞外飞来的大雁。 即景:写眼前的景物。
  (3)浔(xún)阳:江西省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别称。
  (4)练:白绢,白色的绸子。
  (5)淮山:在安徽省境内,这里泛指淮水流域的远山。淀:同“靛(diàn)”,即靛青,一种青蓝色染料。
  (6)江帆:江面上的船。
  (7)晚云都变露:意思是说傍晚的彩霞,都变成了朵朵白云。露,这里是“白”的意思。
  (8)初学扇:意思是新月的形状像展开的扇子。
  (9)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翻译】
  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伸向远方,淮河两岸青翠的远山连绵起伏。江上的片片帆船急速地行驶着,如同离弦的箭;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闪电。道道晚霞都变成了白白的云朵,一弯新月宛若刚刚展开的扇子。从塞外归来的大雁在高高的天上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赏析】
  作品描绘浔阳一带景色,一连铺排了长江、淮山、帆、泉、云、月、大雁七种景物,每一种都加意出色,有着鲜明、充实的形象。画面有面有点有线有片,有青有白,有静物有动态,远近高下,相得益彰,诚可谓尺幅千里。
  一、二句属于远眺。它们分别脱化于南朝谢朓“澄江净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及金诗人杨奂“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题江州庾楼》)的诗句,意象雄远。大江万里浩荡,江面开阔,同遥远的淮山呈现出的“数点”形成了空间形象上的悬殊对比,而“白如练”之旁点染几点“青如靛”,则在色彩上又形成了对映。这两句以工对的形式出现,就更容易使人注意到它们的互补。
  三、四两句移近了视界。江上轻帆数片,乘风顺流,疾如飞箭;江岸的近山崖壁上瀑泉直泻而下,奔如流电。前者实因大江的流急而益现轻灵,后者也得力于山崖的陡峭,这都是句面以外的意境。这两句又以工整的对偶叙出,带着分明的动感,说明这已是一组近景。
  五、六两句写天空浮云和月亮的变化明灭,是仰观的背景,更是表现时间的流动。晚云变露,是说夜晚天空的云层渐渐模糊难以认辨,而空气却越来越凉冷湿润,地面上也凝结了露珠;而新月学扇,则是月牙儿冉冉升上的景象,且有它尽力欲呈露半面的趋向的意味。这都是深秋典型的景观。文势至此转为徐缓,殊不料末句紧接一句“塞鸿一字来如线”,顿时又异军突起。这“一字”塞鸿,将前时的六幅画面绾联交通,使人感受到雁阵冲寒所蕴涵的苍凉秋意,联想到岁暮、客愁、乡情等人事方面的内容,有题外传神之妙。全曲笔势排奡,形象简洁,比喻精到,不愧为散曲的写景杰作,而音韵浏亮,也符合作者在《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中所提出的“既耸观,又耸听”的度曲要求。


相关阅读
1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十二月十五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注释】 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 【查看全文】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其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 【查看全文】

3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田马上闻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 【查看全文】

4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出自唐朝诗人王粲的作品《七哀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 【查看全文】

5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 【查看全文】

6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出自唐朝诗人寒山的作品《杳杳寒山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