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9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注释】
  ①纤:细小。
  ②语密:缠绵的情话。
  ③翻:反,却。
  ④珊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
  ⑤泫:流泪。
  【翻译】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鉴赏】
  这首词的前两句“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是对往日感情的回忆。那个时候,正好是黄昏,一轮新月笼罩整个庭院,虽然没有落霞孤鹜,却有长天秋水。词人十有八九是因为心有牵绊,所以就借酒消愁,但是恋人却翩然而来,悦然相伴,说着绵绵的情话,情意真是缠绵,原本浓浓的醉意都被这些缠绵给驱散到九霄云外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这大概是那些富贵人家原本就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好习惯,况且纳兰性德是个公子,白天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内时,差不多天色已晚,因此所写诗词都以“夜景”居多。
  后面一句“知否那人心”把词人从美好的回忆里带到了残酷的眼前。真不知道离别后,恋人心里怎么想,说不定早就把自己忘了,虽说“旧恨新欢相半”,事实上很有可能迷上新欢,而忘记旧恨。这里仿佛句句都是埋怨的语气,声声都是质问了。有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词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不能入睡。
  ““红泫”二字足以看出纳兰性德思念之孤楚。描写恋人约会只用了“纤月黄昏庭院”六个字,描写被抛弃的悲哀也只用了“珊枕泪痕红泫”,可以说简约精练到了极点。整首词词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相关阅读
1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出自唐朝诗人裴潾的古诗作品《裴给事宅白牡丹》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查看全文】

2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曲玉管陇首云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 【查看全文】

3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临江仙闺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 【查看全文】

4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出自清朝诗人蒋春霖的作品《卜算子燕子不曾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华,此是春归处 【查看全文】

5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 【查看全文】

6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出自清朝诗人姚鼐的作品《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其古诗全文如下: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