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1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
  ⑷适远:到远方去。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⑸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⑹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翻译】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鉴赏】
  “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老了,病了,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更往南走,可悲。尽管如此,诗人报国热情不减,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杜甫在成都时,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杜甫没接受,后因严武表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存有一线希望的。这里“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在当时社会里,文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这两句感慨很深,很大,自视也很高。不能不使杜甫伤感: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他本着“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他成了他们的知音。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他自己也没有知音。天宝末,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高适、岑参、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独杜甫“名落孙山”。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这样对照写来,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但却显得深刻悲痛,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如梦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查看全文】

2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出自宋朝诗人潘阆的作品《酒泉子长忆西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查看全文】

3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悼亡从来有修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 【查看全文】

4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 【查看全文】

5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出自魏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 【查看全文】

6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