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出自宋朝诗人徐昌图的作品《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
①饮散:饮完酒后离散。离亭:送别的驿亭。
②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③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④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很多。
⑤暮天红:指傍晚天空一片酡红。
【翻译】
喝完饯别酒,友人们终于挥手别去,常常怨恨这种漂泊不定短暂虚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视线。往前看去,风清云淡,孤雁远征。孤单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红。今夜画船将停在什么地方?只怕夜间潮平水落,泊船岸边,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时,那种愁绪倍加难以排遣了。蜡烛残尽孤枕难眠;五更时轻风吹来激起点点浪花。
【鉴赏】
在羁役前,徐图昌为了抒发对心上人的眷恋和难消的离愁而在与恋人驿站饮别时写下了这首《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上阕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是实写。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则是直抒胸臆,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且这恨又是“长恨”,这就道出了“饮散”“西去”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一个“长”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暮天红”虽是美景,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相关阅读
1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查看全文】
2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 【查看全文】
3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出自宋朝诗人刘敞的作品《微雨登城日午风高新雨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垂鞭缓辔饶间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查看全文】
4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出自宋朝诗人黄升的作品《南乡子冬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 【查看全文】
5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塞鸿秋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 【查看全文】
6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谒金门示知命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