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6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扬州禅智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
  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飘萧:飘摇萧瑟。
  阶砌:台阶。
  【翻译】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鉴赏】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相关阅读
1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点绛唇寂寞深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 【查看全文】

2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翻译】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 【查看全文】

3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秦女休行西门秦氏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 【查看全文】

4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 【查看全文】

5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查看全文】

6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