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
①风流:风度、标格。
②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③萼:花萼,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韵关系用“萼”字)。
④细看不是雪无香:仔细一看,不是雪花,因为雪花没有香气。
【翻译】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之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词一开篇,就是指点江山、直抒胸臆。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只咏雪或只咏梅,而是花开两朵、两朵俱美。一会是一个平台上的比较,一会是各自舞台上的辉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所长。从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阕的结构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总领全段;三四五句,以鲜明意象,比较二者异同;把这异同的典型特征,完全袒露在作者笔下、袒露在读者眼前;其中的对比手法,恰好也照应了主旨。这样的结构意图,就是抓住雪与梅的同与不同:上阕的“全似”,下阕的“不似”,这就全面的比较了两种风流。
从段落到全篇,这首词大体可以分出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起: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承: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转:虽是一般,惟高一着。合: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具体看来,梅雪争春,同样风流,这就是不可避免的梅与雪的不同。不过,异中寻同,词人偏要说“雪花全似梅花萼”。这里,雪花与梅花同在雪花仿佛就是梅花的花瓣。是啊,梅花的美丽,在于不仅有形,而且有香。雪花有梅之形,于是就输了一段香
词人的智慧,就在于丰富的想象力。风流,像风一样流芳天下,因而是世间万物的最佳典范。作者在梅与雪的映衬中,明知雪花有弱点,但却把她的弱点,放在险恶的处境中,想象为是狂风夺去了雪花能与梅花媲美的资格,这是极其高明的想象力,正是这样的想象,既说明了“全似”中的真实距离,也说明了这确实情有可原。这既是替雪花找托词,又是进一步展示了梅花的风采。
相关阅读
1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中原父老莫空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查看全文】
2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拂舞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 【查看全文】
3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 【查看全文】
4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祝英台近晚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 【查看全文】
5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红罗著压逐时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注释 【查看全文】
6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移居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