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1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出自唐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
  ⑤着:等次。
  ⑥薄:厚度小的。
  ⑦散彩:放射出光彩。
  ⑧帘:窗帷。最后两句说: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翻译】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鉴赏】
  这基础上,作者归纳说,雪梅的风流看似一样,但梅花其实更高一着。前面是雪花与梅花异中之同,这里是二者终有高下、毕竟不同的现实状态。“雪花不似梅花薄”,一个“薄”字,意味深长。按古代汉语,薄通泊,淡薄即淡泊,这是一解;另一解则是薄的本义,薄即草木丛生。是啊,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百花的精华、生命的精华,不愧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是啊,梅花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装点向草木凋零、万花俱谢的雪山;雪花虽无生命,却依然善解人意的飞向人们的身边。
  这就是词人最重要的比较。两种美丽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战着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气,呼唤着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春天,也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百花;另一是雪花,她把单调的冬天变成飞花溅玉的世界,这就是异中有同。那雪与梅各展所长,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不卑不亢,绝无对梅花的嫉妒,只有与梅花的互补。即使不得第一,绝不与第一对立。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显示雪花的美丽。
  可见,词中梅雪并举,映衬之妙、拟人之巧、想象之高,就让梅与雪刚柔相济、共迎春光。其中那个“薄”字,引出了太多的争议:其一,薄字取贬义时,即意指雪花比梅花更薄一点。其二,用作褒义时,作为和严冬战斗的宠儿,怎么能比雪花更厚呢?然而词人不会取“薄”字的贬义,因为那与词人笔下的“风流”形象太不相称。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武松打虎,不能是武松打猫,贬低斗严冬的“战友”,实际就是贬低自己。因此薄字在此词为第二种说法,这也就是把“薄”理解成褒义的最好依据。


相关阅读
1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出自宋朝诗人胡铨的作品《好事近富贵本无心》,其古诗全文如下: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查看全文】

2 咏春蠢,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咏春蠢,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出自清朝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水调歌头舟次感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 【查看全文】

3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对影闻声已可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 【查看全文】

4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 【查看全文】

5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武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 【查看全文】

6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出自唐朝诗人刘晏的古诗作品《咏王大娘戴竿》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