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17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
  旋:立即;使君:词人自称。
  棘篱:以荆棘围成的篱笆。
  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
  罗裙:丝绸裙子。
  收麦社: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
  乌鸢:乌鸦、老鹰
  赛神:用仪仗鼓乐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动,称之为塞神。
  【赏析】
  第二首(旋抹红妆看使君)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门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祭祀神灵的欢乐情景。
  上片主要是描写农村中的姑娘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旋抹红妆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红妆赶去观看路过的使君。一个旋字写出了乡村姑娘的特色,她们不会像富家深闺中的女子那样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抹上红妆显示出爱美之心,但也只是稍稍打扮便可;另外,也写出了她们看望使君的急切心情。“三三五五棘篱门”,姑娘们三三五五地挤在棘篱门前,你推我、我推你,争相抢看远道而来的使君,她们活泼、自然的神态不道而明。“相挨踏破茜罗裙”,在这种推挤之中,甚至踩破了她们红色的罗裙,读者可以想象簇拥中的她们因罗裙踏破、或一睹使君的杂乱尖叫声、打闹声,场面感十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见她们欢喜又含羞的笑脸,听到她们娇柔的欢闹。
  下片转而主要描写祭祀的情景。“老幼扶携收麦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道逢醉叟卧黄昏”,词人和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以这一特写的镜头反映出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韵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 【查看全文】

2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出自宋朝诗人侯蒙的作品《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查看全文】

3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 【查看全文】

4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 【查看全文】

5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出自宋朝诗人章楶的作品《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 【查看全文】

6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题灵祐和尚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