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释】
旋:立即;使君:词人自称。
棘篱:以荆棘围成的篱笆。
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
罗裙:丝绸裙子。
收麦社: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
乌鸢:乌鸦、老鹰
赛神:用仪仗鼓乐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动,称之为塞神。
【赏析】
第二首(旋抹红妆看使君)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门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祭祀神灵的欢乐情景。
上片主要是描写农村中的姑娘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旋抹红妆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红妆赶去观看路过的使君。一个旋字写出了乡村姑娘的特色,她们不会像富家深闺中的女子那样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抹上红妆显示出爱美之心,但也只是稍稍打扮便可;另外,也写出了她们看望使君的急切心情。“三三五五棘篱门”,姑娘们三三五五地挤在棘篱门前,你推我、我推你,争相抢看远道而来的使君,她们活泼、自然的神态不道而明。“相挨踏破茜罗裙”,在这种推挤之中,甚至踩破了她们红色的罗裙,读者可以想象簇拥中的她们因罗裙踏破、或一睹使君的杂乱尖叫声、打闹声,场面感十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见她们欢喜又含羞的笑脸,听到她们娇柔的欢闹。
下片转而主要描写祭祀的情景。“老幼扶携收麦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道逢醉叟卧黄昏”,词人和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以这一特写的镜头反映出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韵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 【查看全文】
2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3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其古诗全文如下: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 【查看全文】
4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其古诗全文如下: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查看全文】
5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古诗作品《寄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查看全文】
6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石州慢薄雨收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