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释】
⑻弄:弹奏。哀筝:悲凉的筝声。
⑼苦:甚、极的意思。
⑽遣:使,教。
⑾烟敛云收:仙人在天上驾云而行,所到之处烟云缭绕。烟敛云收,是指仙人收起云雾,下凡到人间,此处是把弹筝姑娘比作下凡的仙人。
⑿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洪兴祖补注:“此 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此处暗指弹筝姑娘飘渺超绝。
⒀“欲待”三句:用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翻译】
雨后初晴的凤凰山下,云淡风清,明丽的晚霞映衬着湖光山色。湖面上的一朵荷花亭亭玉立,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对白鹭,它们就好像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一样,特意停留在水面上。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回荡在山间水际。
【鉴赏】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暮过山村》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 【查看全文】
2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昌谷北园新笋其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 【查看全文】
3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出自于诗经作品《青蝇》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 【查看全文】
4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 【查看全文】
5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少年游并刀如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查看全文】
6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