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2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采地黄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释】
  ⑥朱门家:指富贵人家。
  ⑦白面郎: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南朝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
  ⑧啖:给······吃。
  ⑨“可使”句: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
  ⑩马残粟:马吃剩的粮食。
  【翻译】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鉴赏】
  然而,地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采集的,“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意思是说早晨天还没全亮就荷锄出门,黄昏回来还采不满一筐。采地黄者把地黄卖给豪门子弟,诗歌通过主人公的口说出了下面四句撼人心魄的话:“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原来这辛辛苦苦采集来的地黄只是给马做补药。这几句话包含几层含义:第一,穷人生活还不如富贵人家的马,穷人入冬即断了粮,马却有粮食吃,并且长得膘肥体壮;第二,主人公想用地黄换取一点马吃剩下的饲料,以此充塞那苦于饥饿的肠胃,更加说明了人不如马这一事实;第三,富人家的马尚且如此骄贵,那些主人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第四,采地黄以养马,马愈肥而愈需精粮,那么哪里还有什么“残粟”呢?
  这首诗开始大半段只是平直叙述,毫无惊人之处,结尾却突起波澜,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造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也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


相关阅读
1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浪淘沙》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查看全文】

2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蝶恋花早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 【查看全文】

3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出自宋朝诗人蜀妓的作品《鹊桥仙说盟说誓》,其古诗全文如下: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 【查看全文】

4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和子由渑池怀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 【查看全文】

5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出自宋朝诗人刘翰的作品《好事近花底一声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查看全文】

6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出自于诗经作品《蓼莪》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