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2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布裘》,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释】
  ⑼中夕:半夜。
  ⑽逡巡:走来走去,思考忖度的样子。
  ⑾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⑿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⒀安得:如何得到,期望马上得到。万里裘:长达万里的大袍。
  ⒁周:遍。四垠,四边,即全国以内,普天之下。
  ⒂稳暖:安稳和暖。
  ⒃天下:全国。
  【翻译】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鉴赏】
  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爱情怀都是一致的。宋代黄澈在《巩溪诗话》中曾对两诗的优劣进行了论述。其实这大可不必区分优劣。两人都是面对自我处境的一种超越,只不过老杜并未愁苦于个人饥寒、白氏并未沉溺于个人饱暖而已,皆为难能可贵。无论自身寒暖,诗人心中念念不忘、重重忧虑的都是天下百姓。
  作品艺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稳暖”,实质写的是“仁政”。或者说,“稳暖”只是其写实,“仁政”才是其虚拟,即意象创造。白居易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被任命为河南尹,辖区就是洛阳城。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内容相近的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样表达了他的爱民激情,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仁政”理想。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得异常明确:“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古代丝织品总名)亦非纩(细丝绵),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唐制:经五次考绩才可转官。意谓任满),与君展覆杭州人。”显然,白氏所谓“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不管是“盖裹周四垠”,还是“都盖洛阳城”,均要实施“法度”、推行“仁政”。作为封建官吏,他要维护的当然是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一定益处。


相关阅读
1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贾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翻译】 西王母在 【查看全文】

2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钱征君少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 【查看全文】

3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出自宋朝代诗人杨敬之的古诗作品《赠项斯》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查看全文】

4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出自清朝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幼女才六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注释】 1、向夜:傍晚 【查看全文】

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查看全文】

6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出自于诗经作品《卷阿》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