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贾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此诗咏贾谊,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诗的前两句“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一写贾谊,一写文帝。“谋议”,谋略、建议,诗中指贾谊的治国安民之方;“略”,此处有“大体上”之意;“薄”,指轻视,与表示推服器重之“重”相对。这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
以贾谊进言与文帝纳言相对照,承班固《汉书·贾谊传》中之“赞”词:“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写爵位高的“公卿”,一写君王。“自”,含有空自之意;“何啻”,系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万”,此处非实指,而只是极言其多;“公卿”,泛指达官贵人。这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
王安石早年就有题为《贾生》的诗:“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若涕沾衣。”李壁注释此诗:“言(鲁)仲连蹈东海,不若谊仕汉,切于救时。”王安石的《贾生》不像李商隐的《贾生》那般讽文帝悼贾生,反而赞文帝褒贾生。这是因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体验,认为贾谊只是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谗毁而未能如愿以偿而已。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相关阅读
1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出自于诗经作品《草虫喓喓草虫》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 【查看全文】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查看全文】
3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崔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 【查看全文】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望》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 【查看全文】
5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剑客》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 【查看全文】
6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出自宋朝代诗人宋祁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