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9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⑥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⑦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⑧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⑨黄花:指菊花。《札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通过环境和时令的烘托,表现了一番凄清的景象,并暗喻作者自己愁苦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出自先秦诗人介之推的作品《龙蛇歌有龙于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 【查看全文】

2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钗头凤红酥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查看全文】

3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4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念奴娇鸟儿问答》,其古诗全文如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 【查看全文】

5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 【查看全文】

6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秋浦田舍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注释】 ⒃白鹇:大型鸟类,也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