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昏镜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注释】
⑺是用:因此。什一:十分之一。
⑻美金:质地好的金属。
⑼瑕疵:毛病。
⑽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⑾琼瑛:美玉。
⑿秦宫:咸阳宫。这里指咸阳宫的宝镜。
【翻译】
昏镜不是用优质的青铜所制,它模糊不清,光泽已经消失。容貌丑陋的人往往自欺欺人,说这昏镜竟与其他明镜无异。在昏镜中既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就可以随心想象自己是如何美丽。陋容者一日照它四五次,自以为漂亮得全城人都倾慕不已。他用有花纹的锦绣制成这镜带,又用美玉做的匣子来盛放这镜子。像秦宫宝镜那样的明镜难道不贵重吗?但因它不合心意,反而被陋容者所弃。
【赏析】
三四句揭露喜欢昏镜的人的丑陋本质。“陋容”写其客观容貌丑陋,“自欺”写其主观心理丑陋:二陋合一,于是喜欢昏镜,说昏镜同明镜一样明亮。诗人非常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和精练。喜爱昏镜的是陋容之人,但陋容之人并非都喜爱昏镜,仅是其中有“自欺”心理者喜爱,着一“多”字,即把这种区分和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并突出了其表现的重心——“自欺”,精练准确之至,相当考究。“他镜”,指“美金”制成的明镜。
五六七八句写昏镜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瑕疵既不见”,隐瞒其陋,不见真容;于是“妍态随意生”,自以为美貌无瑕,称心如意;于是“一日四五照”,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于是“自言美倾城”,自诩天下第一美人舍我莫属。这四句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言词尖刻,意境生动,把陋容之人面对昏镜的“自欺”表演和得意心理描写得维妙维肖,讽刺得淋漓尽致。“随意生”三字新奇而意味深长,是诗人刻意所为的篇中传神之笔。
九十两句承前说,昏镜即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满足,于是得到陋容之人的爱重:用绣花带子装饰它,用美玉匣子盛放它。以上十句咏昏镜,极力挖掘昏镜受爱重的原因,以揭露和讽刺喜爱昏镜的人。末两句概括题旨,暗示写作的目的。陋容之人喜昏镜而弃明镜,在于“适”与“非适”,“适”则受爱重,“非适”则被轻视,“非适乃为轻”,就二者言,概括出一篇主旨。“秦宫”,指明镜,传说秦始皇宫中有面方镜,能照见人的脏腑,辨别人心忠奸(见《西京杂记》卷三),这里用这个典故极写明镜贵重,并用反诘语气加以强调,把“适”与“非适”的题旨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两句写得感慨至深,孤愤之情溢于言表,颇能见出作者以明镜自比(包括革新人士)的寄托之意,与秦始皇爱宝镜的典故联系,暗示出作品的现实寓意——针对亲信宦官佞臣而迫害革新人士的唐宪宗而发。又唐太宗曾论魏征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刘禹锡这首诗的立意显然受此启发。太宗曾为秦王,用“秦宫”颇切太宗此事,是双关语(刘禹锡长于此道),谴责宪宗不肖,喜昏弃明,违背祖训,实是妙绝。
相关阅读
1 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 懒烧金,慵篆玉,流水 【查看全文】
2 大道虽遗,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大道虽遗,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出自南北朝诗人仲长统的作品《述志诗大道虽遗》,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道虽遗,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 【查看全文】
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锦瑟》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 【查看全文】
4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摸鱼儿东皋寓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 【查看全文】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 【查看全文】
6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滁州西涧》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