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31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雨晴至江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注释】
  ⑴愚溪:即冉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
  ⑵村径:乡村小路。成:显现。
  ⑶撩乱:搅乱的意思。浮槎:水中漂浮的木筏。
  【翻译】
  雨后初晴想到远处的江边散步,日落西山独自走向愚溪渡口。只见洪水消退,村旁的小路重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
  【鉴赏】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初读起来好像很容易理解,诗的前两句,写他在雨后初晴的一天傍晚,独自到江边散步。后两句写他在愚溪渡口旁,雨停水退后所见到的景像。
  河里的洪水太大,大到连村旁的小路都被淹没了。而且,水中漂浮的木筏,也被冲散了,有的高挂在岸边的树枝上。说明这场雨下得太猛,下得太久,自己在屋里憋的时间太长了。久雨初晴,才迫不及待地要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第二句中有一个“独”字,用得非常巧妙,不仅是写实,也是写虚。写实,是指他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写虚,是指当年一起参加“永贞革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被发配到偏远的州府,自己孤身一人来到永州,势单力薄,难以再成气候。第四句中有一个“在”字,用得鲜活。因为木筏所处的位置,应该漂浮“在水中”,此刻却被漫天洪水冲到岸边的树上,“在高树”三字,让人叹然思然,不胜感慨。真是几多凄凉,几许伤感。
  永州,在湖南省的西南部,每年的春夏两季,雨水格外繁多。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舜庙祈晴文》,其中有几句的大意是:“浓云密布,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不仅河岸崩塌,而且冲断河堤,淹没了稻田和菜地,百姓遭灾,苦不堪言”。因此,祈盼舜帝体恤民情,赶快诛杀妖龙,驱散云雾,使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不再让雨水危害百姓。结合这篇文章,再读《雨晴至江渡》,反复咀嚼,诗人久雨蛰居之苦、远谪漂泊之痛、同情百姓遭遇的忧患意识、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皆在不言之中,凸显出来。诗人采用了小中见大、平淡之中寓含深意的写作手法,从表面上看来,四句都是写景,其实字字皆在抒情。


相关阅读
1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歌送别范宣》,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 【查看全文】

2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作品《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 【查看全文】

3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田马上闻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 【查看全文】

4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咸阳城东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 【查看全文】

5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孤桐》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 【查看全文】

6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翻译】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