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雨晴至江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注释】
⑴愚溪:即冉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
⑵村径:乡村小路。成:显现。
⑶撩乱:搅乱的意思。浮槎:水中漂浮的木筏。
【翻译】
雨后初晴想到远处的江边散步,日落西山独自走向愚溪渡口。只见洪水消退,村旁的小路重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
【鉴赏】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初读起来好像很容易理解,诗的前两句,写他在雨后初晴的一天傍晚,独自到江边散步。后两句写他在愚溪渡口旁,雨停水退后所见到的景像。
河里的洪水太大,大到连村旁的小路都被淹没了。而且,水中漂浮的木筏,也被冲散了,有的高挂在岸边的树枝上。说明这场雨下得太猛,下得太久,自己在屋里憋的时间太长了。久雨初晴,才迫不及待地要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第二句中有一个“独”字,用得非常巧妙,不仅是写实,也是写虚。写实,是指他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写虚,是指当年一起参加“永贞革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被发配到偏远的州府,自己孤身一人来到永州,势单力薄,难以再成气候。第四句中有一个“在”字,用得鲜活。因为木筏所处的位置,应该漂浮“在水中”,此刻却被漫天洪水冲到岸边的树上,“在高树”三字,让人叹然思然,不胜感慨。真是几多凄凉,几许伤感。
永州,在湖南省的西南部,每年的春夏两季,雨水格外繁多。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舜庙祈晴文》,其中有几句的大意是:“浓云密布,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不仅河岸崩塌,而且冲断河堤,淹没了稻田和菜地,百姓遭灾,苦不堪言”。因此,祈盼舜帝体恤民情,赶快诛杀妖龙,驱散云雾,使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不再让雨水危害百姓。结合这篇文章,再读《雨晴至江渡》,反复咀嚼,诗人久雨蛰居之苦、远谪漂泊之痛、同情百姓遭遇的忧患意识、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皆在不言之中,凸显出来。诗人采用了小中见大、平淡之中寓含深意的写作手法,从表面上看来,四句都是写景,其实字字皆在抒情。
相关阅读
1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念昔游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释】 【查看全文】
2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念奴娇昆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 【查看全文】
3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宿城南亡友别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释】 【查看全文】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古诗作品《登鹳雀楼》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 【查看全文】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题西林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查看全文】
6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