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出自唐朝诗人李涉的作品《牧童词·朝牧牛》,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注释】
①朝:早晨;日出的时候。
②蓑: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③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④蓬蒿:“茼蒿”的俗称。
⑤黄犊:小牛。
⑥荷:披着,背上。
【翻译】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
【鉴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读罢这首诗,有过放牛经历的人肯定都会会心一笑。这首诗里描绘的牧童憨态可掬,腰间插上几枝蒿竿子,小胸脯一挺,自信心爆棚,就以为自己是李广了,老虎来了也不怕。无论是谁,儿时都做过这样稚气的侠客梦。与吴作人、张大千、李可染和黄永玉等老先生的《牧牛图》中的主人公相比,这个傻乎乎的小家伙似乎更逗人喜爱。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相关阅读
1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隋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查看全文】
2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一》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查看全文】
3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咏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 【查看全文】
4 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倦蜂刚著梨花、惹游荡。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倦蜂刚著梨花、惹游荡。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云又兼醒雨, 【查看全文】
5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翻译】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 【查看全文】
6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