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38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初秋夜坐赠吴武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注释】
  ⑴吴武陵: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时最亲密的友人之一。《新唐书·文艺传》“吴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饶)人。元和初擢进士第。……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
  ⑵稍稍:萧森,阴晦。
  ⑶翻翻:翩翩,鸟飞轻疾的样子。
  ⑷美人:此指吴武陵。按,以美人喻指心中仰慕赞美之人,是《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传统手法。湘浦:潇水边。湘,这儿实为潇水。浦,水边。
  ⑸杳幽暗深远。极:穷尽,这儿指看到尽头。
  ⑹沧:水青苍色。
  ⑺云:谓,说。这儿是说得上的意思。
  ⑻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与同:不能与他同坐。莫,没,不。
  【翻译】
  萧萧的夜雨随风袭入竹林,惊恐的鸦鹊翻飞于林丛之中。思念的人儿被阻隔在河的对岸,整夜里刮着瑟瑟寒风。浓浓云雾,茫然无际,苍苍潇水,波涛汹汹。所思念的人儿怎说得上遥远?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与他同膝共咏。这美人心中怀藏奇妙的乐曲,焦桐木上,紧绷的丝弦根根朱红。清商曲调在秋空中飞扬激荡,犹如闪动的浮光映射到苍穹。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岂有半点人为的加工。但细微的心声被封闭在心里,耳聋的俗人又从哪儿能知情听懂。
  【鉴赏】
  此诗当作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秋。理由是:一、诗中说“美人隔湘浦”,说明其时吴武陵居住在潇水之西,柳宗元则居住在潇水之东城内。到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迁居潇水之西愚溪,就不再与吴武陵有潇水之隔了。那么此诗应作于公元810年以前。二、诗中称吴武陵为“美人”,对他的琴艺和才干深表仰慕敬佩,似为初识其人时的口吻。而吴武陵在公元807年(元和二年)进士及第,次年初贬谪永州,柳宗元与他初识应在公元808年(元和三年)。
  这首诗可以分为二层。第一层为开头八句,写诗人在初秋夜坐之时对吴武陵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关切和同情。这种思念之情由“一夕生秋风”而引起。凄雨侵竹,惊鸟翻飞,浓雾弥漫,烟波浩渺,勾勒出一片秋夜乍寒凄凉的景象,这衬托出诗人被贬谪的愁苦忧戚的心情,也暗示出朝廷的黑暗和政局的险恶。正直不屈的才士横遭打击和迫害,如鹊鸟在寒冷的风雨中栖居无所,惊惧难安。他们被贬谪到边荒,毫无出路,如浓雾烟波无穷无尽一样。这里,诗人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忧愤痛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吴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诗人由己及友,很自然地勾起了对吴武陵的思念,他们同病相怜,在初秋风雨之夜都会愁苦难当的。


相关阅读
1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 【查看全文】

2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柳桥晚眺》,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释】 ①眺:向远处望。 ②浦:诗中指河 【查看全文】

3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作品《王孙游绿草蔓如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注释】 ①蔓:蔓延。 ②英:花。 【查看全文】

4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 【查看全文】

5 嗟万事难忘,惟有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嗟万事难忘,惟有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浪淘沙慢晓阴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 【查看全文】

6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芑》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