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

发布时间:2018-01-11 09:27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芑》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注释】
  16.鞗:(tiáo,音条)《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冲冲。”《玉篇·革部》:“鞗,辔也,亦作鎥。”《字汇·革部》:“鞗,革辔也,御者所执,以丝曰辔,以革曰鞗。”这里用为马缰绳之意。
  17.乡:通“享”。《墨子·尚贤中》:“以上事天,则天乡其德。”《荀子·荣辱》:“亦呥呥而噍,乡乡而饱己矣。”《汉书·文帝纪》:“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这里用为享受之意。
  18.旐:(zhào,音兆)《诗·小雅·出车》:“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无羊》:“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周礼》:“龟蛇为旐,县鄙建旐。”古代的一种旗子,上面画着龟蛇。
  19.央:《诗·小雅·出车》:“出车彭彭,旂旐央央。《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集韵·庚韵》:“央,鲜明貌。”这里用为鲜明之意。
  20.軝:(qí,音其)这里用为车毂两端有红色皮革装饰的部分之意。
  21.错:《易·离·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盐铁论·散不足》:“中者舒玉紵器,金错蜀杯。”《说文·金部》:“错,金涂也。”段玉裁注:“涂,俗作涂,又或作搽,谓以金措其上也。”《潜夫论·赞学》:“不琢不错,不离砾石。”这里用为琢磨玉石,然后用金色涂料涂抹其上,以祭祀献礼之用之意。
  22.衡:《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枉玉衡于炎火兮。”这里用为车辕前端的横木之意。
  23.玱:(qiāng,音枪)《说文》:“玱,玉声。”这里用为玉器相撞的响声之意。
  24.芾;(fú,音幅)通“韨”。《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诗·小雅·斯干》:“朱芾斯黄,室家君王。”《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这里用为古代礼服上的蔽膝之意。
  25.斯:《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诗·小雅·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词诠·卷六》:“斯,是也。”这里用为“是”之意。
  26.皇:《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小雅·楚茨》:“先祖是皇,神保是飨。”《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诗·周颂·烈文》:“继序其皇之。”《诗·周颂·桓》:“皇以间之。”《广雅·释诂一》:“皇,美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27.珩:(héng,音衡)《国语·楚语下》:“楚之白珩犹在乎?”《说文》:“珩,佩上玉也。”这里用为古代一组玉佩上端的佩件名之意。
  28.鴥:(yù,音玉)《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诗·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止。”这里用为疾飞之意。
  29.隼:(sǔn,音损)《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诗·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尔雅·释鸟》:“鹰隼丑,其飞也翚。”隼,在我国有小隼、游隼、灰背隼、红脚隼等,是一种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
  30.戾:《诗·小雅·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国语·鲁语上》:“戾于敝邑。”《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这里用为至、到达之意。
  【翻译】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这边菑田旁。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方叔统帅自有方,驾起战车驱四马。四马齐整气昂昂。大车红漆作彩饰,竹席帷子鱼皮箱,牛皮胸带与马缰。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村庄的中央。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龙蛇大旗鲜又亮。方叔统帅自有方,车毂车衡皮饰装,八个马铃响叮当。朝廷礼服穿在身,红色蔽膝亮堂堂,绿色佩玉玱玱响。鹰隼振翅疾飞翔,迅猛直上抵云天,忽而落下栖树上。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方叔统帅自有方,鼓师击鼓传号令,摆阵训话军容壮。威风凛凛我方叔,击鼓咚咚阵容强,整军退兵气势壮。愚蠢无知那蛮荆,与我大国结仇怨。想那方叔为元老,谋划一定很谨严。方叔统帅自有方,俘虏敌军必凯旋。战车行进响隆隆,隆隆车声不间断,如那雷霆响彻天。威风凛凛我方叔,曾征玁狁于北边,也能以威服荆蛮。
  【赏析】
  在对方叔形象的刻画上则更逼近一步:“服其命服”的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同时也点明他为王卿士的重要身份。第三章格调为之一变,以鹰隼的一飞冲天暗比方叔所率周军勇猛无敌和斗志昂扬。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描绘了周师在主帅的指挥下演习阵法的情形:雷霆般的战鼓声中,战车保持着进攻的阵形,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中向前冲去;演习结束,又是一阵鼓响,下达收兵的号令,队伍便井然有序地退出演习场,整顿完毕后,浩浩荡荡地返回营地。(“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四章辞色俱厉,以雄壮的气概直斥无端滋乱之荆蛮(“蠢尔蛮荆,大邦为仇”)。告诫说,以方叔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师旅讨伐荆蛮,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敌之军,拔敌之城,俘敌之人,败之于谈笑挥手之间(“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统观全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此诗并非实写战争,而是写一次军事演习。这从诗中“师干之试”等处可证。吴闿生《诗义会通》云:“皆误以‘蛮荆来威’为实有其事,不知乃作者虚拟颂祷词。”可谓得诗真义。其二,此诗从头至尾层层推进,专事渲染,纯以气势胜,正如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振笔挥洒,词色俱厉,有泰山压卵之势。”


相关阅读
1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 【查看全文】

2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 【查看全文】

3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查看全文】

4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明妃曲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 【查看全文】

5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悼亡从来有修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 【查看全文】

6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武陵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