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赠江华长老》,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注释】
⑴长老:对寺庙住持或德高年长之僧的尊称。
⑵机:关键、要点。
⑶舂陵: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
【翻译】
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整天默默不语而心神宁静。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居室简陋没有侍者,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用餐时一粒饭都不肯剩存,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鉴赏】
该诗是柳宗元写给一位江华籍老和尚的赠诗。他是去年才由舂陵移居永州的。全诗描述了这样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静,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简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明白晓畅,内容单一。想必是诗人住龙兴寺时,出入寺庙观察有感后而写。
全诗可分为三节,前四行是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和尚内外特点。中四行为第二节,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老和尚节俭的生活。后四行为第三节,写庭院环境,衬托老和尚不凡的修养。全诗结构匀称合理。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衬托手法。先写老僧话少心静,再写居室空荡,生活简朴,环境天然,意在衬托“长老”内在的充实以及对佛道的精熟。在此诗第三节以生活环境的自然幽雅来衬托主人的涵养。另外,此诗所布的“虚白”,如长老的家世如何,缘何而投空门,乃至姓名法号等等,读者都不得而知。诗人有意将此谈化,恰恰突显了中心内容,使“熟”字成为此诗的诗眼。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长者对佛的热情与虔诚,“长者”就像是为“佛”而生,为之痴迷,愿为之倾尽生命的坚定执著的信使,是一名地道的全身心投入的“浮屠”。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 【查看全文】
2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 【查看全文】
3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4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古诗作品《踏莎行润玉笼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 【查看全文】
5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头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 【查看全文】
6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