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
⑤极:穷尽,消失。
⑥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⑦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⑧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
【翻译】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鉴赏】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民口头还流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下俯长江,悬崖千丈,而不远的东西梁山又像两弯蛾眉、夹江对峙。其山川之奇丽由此可以想见。不仅如此,这里还凝聚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号为“谪仙人”的李白在些留下“捉月”、“骑鲸”的神奇传说,并且还把他的仙骨留给了江畔的青山绿水。而更令人怀念的是,就在词人写作此词之前不久,南宋将士曾在此奏响过“采石大捷”的凯歌。不过当作者登临怀古之际,形势却又发生了变化,南宋统治集团重又推行起苟安媾和的政策。怀着国事日非的优惧,词人此刻之所见所闻,当然就是一派“两蛾凝愁”和“潮怒风急”的景色了。“境由心造”,其言良望。
元代吴师道认为:在题咏采石蛾眉亭的词作中,没有一篇能赶得上这首词。(参阅唐圭璋《词话丛编·吴礼部词话》)此词收在韩元吉的词集中。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录此篇,署为刘仙伦作,不知何据。但就风格而言,此词确与韩元吉他词近似;而不像是以学辛词著称的刘仙伦的作品。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全文】
2 泽火革卦_易经革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革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离下兑上)革①:已日乃孚②。元亨,利贞。悔亡。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③。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九三 【查看全文】
3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出自元代诗人白朴的古诗作品《天净沙秋》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查看全文】
4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查看全文】
5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出自宋朝诗人吴淑姬的作品《长相思令烟霏霏》,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 【查看全文】
6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过吴江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