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注释】
⑥愁媒:引起悉愁情的媒介。这里指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
⑦消遣:消解,排遣。
⑧系绊:这里是“维系”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寄托、有着落”。
⑨杨花:指柳絮,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⑩管:照管。
【翻译】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鉴赏】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东门观刈蒲》,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 【查看全文】
2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谒金门秋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 【查看全文】
3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疏影苔枝缀玉》,其古诗全文如下: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 【查看全文】
4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舟中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 【查看全文】
5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查看全文】
6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构法华寺西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