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东门观刈蒲》,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释】
鲁东:指曲阜城东。《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寒事:指秋冬的物候,寒冷时节。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
刈渚蒲:割水边的香蒲草。刈:割取。渚:水中小洲。蒲:香蒲,水生草本植物,嫩芽可供食用。其叶供编织,可作席、扇、篓等用具。梁简文帝诗:“渚蒲变新节。”
镰:古谓之刈钩。因形曲如钩,故名。《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颜师古《急就篇注》:“钩,即镰也,形曲如钩,因以名云。”
转月:因镰刀弯如新月,故挥动镰刀如“转月”。
连珠:溅起的水滴像连串的珍珠,喻浪沫。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
龙须:龙须草,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蜀本草》:“龙刍,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须草,可为席。”
【翻译】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赏析】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诗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相关阅读
1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出自西汉诗人张衡的作品《四愁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查看全文】
2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赤壁歌送别》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 【查看全文】
3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查看全文】
4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出自宋朝诗人游次松的作品《卜算子风雨送人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查看全文】
5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千秋岁引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 【查看全文】
6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