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释】
①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巩县:“黄河,西自偃师县界流入。洛水,东经洛口,即升谷,北对琅鄂渚入河,谓之洛口。”这里的巩洛,即是指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
②豁:大洞,此指两山交界处的深谷。大河:指黄河。
③依微:依稀,因距离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④乱流:指众多的河流。
【翻译】
两岸青山夹着洛水,船顺水向东航行,东南方向的山谷开阔,洛水与黄河相通。稀疏的树木远在天边隐约可见,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暗忽明。想起了几年前出现在伊河边的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霁初晴,一只孤雁在朔风中向南方飞去。我要告诉在洛桥漫游的作官的朋友,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
【鉴赏】
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去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大历九年(774)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遇见了过去在洛阳耐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七律名篇。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逗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之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树已逢秋,人焉得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想起岁月不居,壮志蹉跎,这将何以为怀。这中间不仅极其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也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其表现手法真是高明之至。
相关阅读
1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兵乱后杂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 【查看全文】
2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七言绝句赠李白》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 【查看全文】
3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 【查看全文】
4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 【查看全文】
5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劚剑等鬈珊肜溲?/a>。 纱帷昼 【查看全文】
6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答张五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