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2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劚剑等鬈珊肜溲?/a>。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注释】
  ⑴杨生:砚台的主人。青花紫石砚:有青色纹理的紫石端砚,是唐代的一种名贵砚台。青花:即砚上的“鸲鹆眼”。
  ⑵端州:今广东高要县一带,境内出石砚。
  ⑶“踏天”句:石工登上峰顶开采砚石,好像拿刀割取天上的紫云一样。
  ⑷佣劊壕鹊叵髂ァ1鹤⒙4剑褐秆獯剑⑺Α?br />  ⑸苌弘:周朝人,传说他死后三年,血化为碧玉。这里形容砚台里隐约出现的青花纹理,犹如苌弘的碧血。
  ⑹纱帷:纱帐。这里指书房。
  【翻译】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如脚踏青天割紫云。砚台削磨均匀,注上水,像满含的嘴唇,砚台里花纹隐现仿佛苌弘的碧血印痕。纱帐中白天暖融融,磨动的墨花添春意,轻盈的墨泡和漂动的墨沫散发出松麝的芬芳。墨汁干润浓淡,墨脚都均匀稳定,小小砚台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洁,没半点浊浑。用笔尖蘸着墨花,发出细微、清新之声,那又大又粗的孔砚有什么值得称颂。
  【鉴赏】
  此诗一开头,就把赞辞献给青花紫石砚的采制者端州石工,称他们“巧”技赛过“神”功。“巧”、“神”这等字眼,用在这里,却力透纸背。
  接着,用神奇的彩笔描绘采石工人的劳动。唐代开采端砚石的“砚坑”,只有西江羚羊峡南岸烂柯山(一称斧柯山)的下岩(一名水岩,后称老坑)、中岩、上岩和山背的龙岩,其中仅下岩石有“青花”。杨生的这个砚,应是下岩所产的“青花紫石”。据宋代无名氏《端溪砚谱》说:“下岩之中,有泉出焉,虽大旱未尝涸。”又说:“下岩北壁石,盖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采石工人则在岩穴下面那种水流浸淋的环境中操作。所以“踏天磨刀割紫云”一句中的“踏天”,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水中天。灯光闪烁在水面上,而岩石的倒影反映于水面,水面就像天幕,倒影就像凝云。开石用锤凿,李贺既以石为“云”,自然就说用“刀割”了。这里的“天”可“踏”,“云”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劳动写“神”了。
  “佣劚?rdquo;,“佣”是说把石块磨治整齐,“?rdquo;是说在石面上雕刻成型。这一句写磨制雕刻石砚,极言工技的精巧。“暗洒苌弘冷血痕”,写紫石砚上的青花。唐人吴淑《砚赋》说:“有青点如筋头大,其点如碧玉晶莹。”人们所重,即是紫石中隐含有聚散的青花。《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这里以“苌弘冷血痕”来形容砚上的青花。清代朱彝尊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曝书亭集》)青花在水中才显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水”。这里用“暗洒”二字,说的是“苌弘冷血痕”般的青花。“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写把砚放置在书斋中,在天气暖和的时候试墨。试墨时用水不多,轻磨几下,墨香已经飘满了室内。表面上是写墨的好——是最好的“松烟”和“麝香”所制;而实际上是写砚的好,容易“发墨”。


相关阅读
1 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宿郑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 【查看全文】

2 白鹭儿,最高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鹭儿,最高格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白鹭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查看全文】

3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多丽咏白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 【查看全文】

4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谒金门春漏促》,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 【查看全文】

5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日观东北倾》,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 【查看全文】

6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