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2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注释】
  ⑴大梁:战国魏都,唐时为汴州治所。却寄:回寄。匡(kuāng)城主人:即《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之“周少府”。匡城,唐滑州属县,在今河南长垣西南。
  ⑵一从:自从。鱼钓:指隐居生涯。
  ⑶十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作者“献书阙下”(《感旧赋》序)至天宝元年(742)作此诗时,历时九载,“十载”乃举其成数。干明王:向君王求取功名。干,干退,求取。明王,即明主,指皇帝。
  ⑷谒天阶:谒见天子。天阶:登天的阶梯,这里指通向皇宫的台阶。
  ⑸沧浪:水名,具体地址说法不一,这里指隐居之地。
  ⑹东郡:隋郡名,唐曰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岑此行大抵沿黄河先至滑州,再至匡城,复由匡城至铁丘,再到汴州。
  ⑺雨霜:下霜,“雨”作动词。
  ⑻夜:一作“日”。故山:指作者的少室旧居。
  ⑼蕙草:香草。
  【翻译】
  自从放弃鱼钓生活,十余年来求见明王,可叹无路踏上天阶,又想回那隐居之乡。仲秋季节来到东郡,已见天上降下寒霜,昨夜梦中回到故山,故山芳草色已枯黄。平明时分离开铁丘,太阳落山来到大梁,仲秋分象多么萧条,雁飞声声南归故乡。四面郊野阴云笼罩,一望无边昏暗无光。长风阵阵吹动茅草,野火点点燃烧枯桑。故友您在匡城为官,政绩卓著名声正香。姑且以我玉壶相赠,将它安投放友厅堂。
  【赏析】
  诗歌一开头就回顾了自己十余年来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内心的苦闷彷徨。诗人“十五隐于高阳,二十献书厥下”(《感旧赋》),自开元二十三年出山,至此时已九年。“弃鱼钓”,说自己决心出仕,“十载”举其成数说于谓时间之长。“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两句概括了“十载干明王”的坎坷不退的经历,包含着屡遭挫折,不甘归去而又不得不归去的感叹。以上四句语意回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以颇为沉重的情调引起全诗。
  次四句承上文“归沧浪”写归程中的苦闷心情。诗人在秋日辞京远行,一路唯见寒霜遍地,这景物衬托了诗人失意时的心灰意冷。在归程中,诗人特别突出“昨夜”之“梦”来加以描写,借以表现对“故山”的留恋,而故山却是“惠草色已黄”。如同“鹅鶬昨夜鸡,蕙草色已陈”(《暮秋山行》),“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等等诗句一样,表现出岁月已晚,宿愿难酬的叹息,也反映出进退两难的心境。


相关阅读
1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庄周梦胡蝶》,其古诗全文如下: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 【查看全文】

2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风雨鸡鸣喈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 【查看全文】

3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溪居》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 【查看全文】

4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出自唐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登西楼怀汤损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 【注释】 【查看全文】

5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剑客》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 【查看全文】

6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古诗作品《集灵台二首之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