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9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释】
  ⑤伊岸:伊水畔。《水经注·伊水》:“伊水出南阳县西蔓渠山,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
  ⑥此句系化鲍照诗《日落望江寄荀丞》:“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⑦洛桥:洛阳洛河上之天津桥。游宦侣:在外地作官的朋友。
  ⑧扁舟:小船。《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舟,虚而遨游者也。”
  【翻译】
  两岸青山夹着洛水,船顺水向东航行,东南方向的山谷开阔,洛水与黄河相通。稀疏的树木远在天边隐约可见,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暗忽明。想起了几年前出现在伊河边的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霁初晴,一只孤雁在朔风中向南方飞去。我要告诉在洛桥漫游的作官的朋友,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
  【鉴赏】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落中所见到的景象。粗粗一读,仿佛棼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细细品味,入深感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霈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即主簿的孤独、萧索的生活境遇;“暮茎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府下联之夕逢归,“远来舟”逗引出蓉下联的“逢归客”。真乃细针密线、友情景交融之佳句。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忘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会面以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通观全篇,全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在逢遇一类题材的作品中,是独具一格的。
  这诗写景物有情思,有寄托,重在兴会标举,传神写意。洛水途中,诗人仿佛在赏景,实则心不在焉,沉于思虑。黄河的开阔景象,似乎惊觉了诗人,使他豁然开通,眺望起来。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使他更为无奈而忧伤。遥望前景,萧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显示出人民经历过多么深重的灾难;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济世于无望。于是他想起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济世之情,奋斗之志,都难以实现。这就是此诗的景中情,画外意。


相关阅读
1 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庭芳香叆雕盘》,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 【查看全文】

2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出自唐朝诗人李唐的古诗作品《题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查看全文】

4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词作品《舟过安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 【查看全文】

5 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 【查看全文】

6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