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0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女耕田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注释】
  ⑴乳燕:新生的小燕。一说哺育期的母燕。
  ⑵无人:指无男劳力。不及犁:来不及犁。
  ⑶斫:砍。泥:慢、滞。《论语·子张》中有“致远恐泥”。
  ⑷牛囤:牛栏。空:指牛已因灾疫死去。
  ⑸截绢:割下一段绢。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代市井交易,绢可以“与钱兼用”。
  ⑹畏人识:古代男耕女织,未嫁女子耕田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故以头巾掩面,怕人认出。
  ⑺谁与同:指无人分担她们的艰苦。
  ⑻相携:相依赖。
  【翻译】
  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又累又急,心中满是苦楚。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鉴赏】
  这首诗通过二女耕田的典型事例,塑造了动乱时代中乡村少女的勤苦形象,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农村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反映了战乱时代中农村民生困苦凋敝的现实。
  全诗分四大段。从开头至“持刀斫地翻作泥”四句是第一段,以路人的眼光,描绘所见二女在田野刀耕的情景。诗的开头很巧妙,先用“乳燕入巢笋成竹”一句起兴,接着用一个反问句“谁家二女种新谷”入题,往下两句便概括地交待出耕种的情景。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在田垅上,既看不见男人,也看不到耕牛,只看见两个女子在持刀翻土。接下去诗人把笔锋一转,用女子的自叙回答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反常现象的问题。
  “自言家贫母年老”至“以刀代牛谁与同”六句是第二段,记叙二女对路人的答话,用弱女自叙的口吻回答了两女刀耕的原因:一是母亲年老,二是未娶嫂的哥哥从军去了,三是因灾疫耕牛死光,四是弱女无奈只能截绢买刀,以刀代耕。这几句交待了弱女面临的困境,深刻揭露了战乱和灾疫给农家带来的苦难。“未娶嫂”表明长兄从军已久;“牛囤空”道出灾疫严重;“截绢买刀”足见家境清贫;“头巾掩面”可知弱女内心之苦。这段描叙简练、凝重,层层深入,深切感人。


相关阅读
1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其古诗全文如下: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查看全文】

2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查看全文】

3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出自于诗经作品《鼓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々,忧 【查看全文】

4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五美吟西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 【注释】 ( 【查看全文】

5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大梁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 【查看全文】

6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出自于诗经作品《鳲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