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0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宿灵岩寺上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注释】
  ①灵岩寺:佛教名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之灵岩山上。上院,即正院。
  ②荤血:指可食之禽兽之类。
  ③歌钟:歌舞钟鼓,指供娱乐之演奏。
  ④洗心:涤荡心中杂念。《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
  ⑤太湖:湖名,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在江苏省南部,乃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岸而成。
  【翻译】
  高高明月升上青冥的树林,客人散尽我独对黑夜沉沉。屏除荤血食物只留下酒杯,遣散娱乐歌钟只剩下瑶琴。再无俗物阻碍我的视野,惟有泉声涤荡我的心灵。更喜欢明朝临亭向东眺望,只见那太湖烟水一色青漾。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禅净意境的诗歌。该诗中的禅净是文人心中的禅净,它浸淫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并非是一种空寂的净。作者先以“白月”与“青林”二词描绘出境界的明丽,然后送走游客甚至僧人也让其归去,他独对这一派天地。这一派天地里,他的身心是有所取舍的。在放与禁中,他选择了禁:屏除荤血,这是遵从不杀生、不食生这一佛教中的大禁,而他又留下了酒,表现出传统文人的嗜好。在俗与雅中,他选择了雅:他将用于娱乐的歌钟遣走(这里也是遵从了佛教之戒律,据《俱舍论·十四》有八种戒,第六种便是涂饰香蔓歌舞视听),却留下琴,而琴历来被中国文人视作培养高尚情怀的乐器。经过一番取舍,他进入了文人的禅净:眼中一切都是雅净的,更是潺潺的泉声传来,可荡尽心中一切杂念。有心可洗,可见作者此时是有心向禅而未彻悟。诗之尾联却开始进入了禅境,这是一片浑然的境界,朝霞与烟雾一色、湖天一色,作者此时也无所谓取舍,他以全部身心融入这个境界,于是,在不经意中,他步入了禅。


相关阅读
1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汝坟贫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 【查看全文】

2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送陈七赴西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 【查看全文】

3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筹笔驿》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 【查看全文】

4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出自宋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醉落魄咏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 【查看全文】

5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和友人伤歌姬》,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 【查看全文】

6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出自唐朝诗人薛昭蕴的作品《离别难宝马晓鞴雕鞍》,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 【查看全文】